學院成立于2012年11月,其前身為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文系,是學校最早建立的教學院部之一。她的前身是創立于1943年的省立平樂師範語文科,經曆平樂師範學校、梧州地區八步師範學校、梧州地區教師進修學院、梧州地區教育學院、梧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1994年正式建制為中文系。目前,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多人,教職工100多人,其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師90多人,副高級以上教師30多人。另有特聘教授、客座教授、課程特聘教師、行業教師若幹名。
一、鮮明的定位與目标
(一)辦學定位
辦學定位:建設一所區内辦學一流、“創意-制作-傳播”一體化、人才培養特色鮮明、服務地方經濟建設能力較強的應用型品牌學院。
辦學思路:“塗厚文化底色,凸顯傳媒亮色”,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應用型本科教育為主體,以文化創意為内核、數字化制作為手段,各專業協同發展。立足賀州,服務廣西,主動融入大灣區。
(二)辦學目标
1.人才培養目标
培養“思想素質高、文化底蘊厚、創意能力強、專業技能實、發展空間大”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2.專業發展目标
突出“文化”“傳媒”兩個關鍵詞,以數字創意專業群建設為抓手,以應用型本科教育為主體,以培養具有“溝通、寫作、策劃、創意”等專業技能為切入點,各專業協同發展,把廣播電視編導建設成廣西一流、全國領先專業,漢語言文學建設成廣西優質專業,數字媒體藝術建設成廣西特色專業,秘書學和網絡與新媒體建設成廣西品牌專業,形成文學與藝術學雙翼齊飛的格局。
3.辦學層次和規模
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适度發展專科教育,加大發展國際教育及成人教育力度。
二、系統的專業設置
學院現有6個本科專業,分别為:漢語言文學專業(師範教育方向)、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秘書學專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形成了較為系統的文學和藝術學兩大學科群。
三、良好的教風學風
我院目前有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1個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2個區級教學團隊(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漢語教學團隊、課程思政名師教學團隊);2項區級精品課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程、區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1個廣西一流本科課程(音韻學)。
自2006年以來,與賀州市三縣兩區及周邊地區建立了18個實習實訓基地,聘請實習實訓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指導;與鳳凰衛視集團·鳳凰教育合作共健全國首家“鳳凰數字媒體學院”;與賀州市委宣傳部共建新聞學院;與賀州市委宣傳部、廣西日報共建廣西雲賀州融媒體學院;與人民網廣西頻道共建人民網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融媒體實驗室。
為了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我院注重支持本科生以科研團隊形式申請項目,從事科學研究;鼓勵他們認真考研攻讀碩士,2009年以來,有多名優秀畢業生考入武漢大學、重慶大學、雲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南昌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民族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廣西大學、安徽師範大學、西北師範大學、廣西師範大學、中南民族大學、廣州大學、四川師範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廣西民族大學、沈陽師範大學、英國南威爾士大學等著名高校攻讀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廣泛認可。
四、豐碩的科研工作
學院倡導求實、創新、嚴謹的學術研究精神,以面向基層、服務地方經濟文化發展為抓手,取得很好的科研成果。近兩年來,先後主持或主要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6項;省部級社科基金項目(包括語保項目)14項;市廳級科研項目14項,校級項目10項;橫向科研項目33項。發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論文32篇。獲得省部級以上社科獎1項,市廳級社科獎5項。獲得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項,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
五、優越的辦學條件
學院基礎設施完善,教學設備齊全。在1943創意園建有數字媒體創意産業孵化中心;在信息樓樓建有文化演播教學實驗中心,配備有非線性編輯、虛拟演播、文化創意等價值1400多萬的教學器材及設備,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充分的物質條件。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持續提高,2016年以來學生獲得大學生創新創業類國家級項目共計35項、區級項目53項。
六、以人為本的學生工作
學院現有學生2381人,學生管理工作堅持以德育工作為統領,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努力打造學生工作新亮點。注重發揮課程思政,實現教書與育人的無縫隙對接。我院依托專業建設的學生社團有“春萌文學社”“秘書協會”“影視創作表演協會”“演講協會”4個;學院團委多次獲得區級“五四紅旗團委”稱号和國家級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項目專項;學院2019年入選教育部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
七、紮實的黨建工作
學院充分發揮了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學院改革和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學院現有一個教師黨支部和六個學生黨支部;鄧玉榮教授、楊璧菀教授、蒲日材教授等3位黨員評為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身邊最美教師”;學院教師黨支部《留下鄉音 記住鄉愁》獲第二屆全國高校“兩學一做”支部風采展示優秀工作案例,教師黨支部、學生第一黨支部獲評廣西高校四星級基層黨組織,學生第二黨支部、學生第四黨支部獲評廣西高校三星級基層黨組織。
結語
薪火相傳,弦歌不辍,學院将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和學校黨委行政的決策部署,積極适應高等教育新常态,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為學校實現加快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地方應用型大學的奮鬥目标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