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2024屆畢業生迎來了大學期間的最後一場“考試”——畢業論文(設計)答辯。不同專業的畢業答辯分布在樂教樓和自立樓,學生們分别在的不同的答辯小組,以彙報自己的畢業論文或者展示畢業設計的方式圓滿交上了大學期間最後的答卷。
漢語言文學專業
韋巧玲、施梅婷/文 周錦、韋巧玲/攝
漢語言文學專業答辯前,畢業生們認真準備了資料及發言稿,以确保答辯的順利進行。答辯現場,畢業生們從研究依據、研究意義、研究内容等方面展開論述,評委老師們立足論文主體,對質量嚴格把關,圍繞論文的主題内容、結構框架等,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提問,同時結合實際情況給出了具體意見和建議。一問一答中,讓畢業生們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後期的修改方向。
答辯結束之際,“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組的正高級教師羅燕明和付煜院長對本次答辯進行了總結,并對學生論文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和建議。

圖為答辯結束合影留念(左二為羅燕明老師)
秘書學專業
劉敏敏 張婧/文 汪亞新 黃紫越/攝
秘書學專業在答辯前,三位答辯小組的組長給畢業生們講解答辯流程:參加答辯的畢業生依次上台進行自我介紹,以PPT形式闡述自己對論文(設計)的選題依據、主要内容、創新點、優缺點等,最後再接受老師的提問。
畢業生們依次上台,有條不紊地向老師展示自己的畢業論文(設計),闡述過程中邏輯清晰,大方得體,把自己大學四年所學全都傾注在這場“較量”上。之後,評委老師再根據畢業生論文(設計)中的内容提出相關問題,畢業生們從容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認真聽取老師給出的點評和意見。

圖為答辯現場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
羅子瑜 張婧/文 李君昂 張藝玲/攝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答辯現場氣氛緊張而熱烈,畢業生們以飽滿的熱情和專業的态度,展示了他們大學四年的創新成果。他們的畢業作品涵蓋了紀錄片、微電影、廣告等多種形式,内容豐富多樣,創意十足。
學生們以自信從容的态度在答辯現場對作品的選題依據、拍攝主題、拍攝内容和内容創新性等方面進行了清晰的闡述。評委老師們則根據學生的陳述、作品内容、作品拍攝等指出了作品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針對性的建議。

圖為答辯現場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蔡曉梅/文、攝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答辯分為三個環節,畢業生們首先展示自己的畢業論文或設計作品,然後通過PPT介紹自己的畢業論文或設計作品的創作曆程、創作思路等,最後由答辯老師們圍繞其論文或設計作品進行提問。其中,紀錄片《瑤繡之韻》,給旁觀答辯的低年級同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該短片圍繞賀州市的瑤繡非遺文化講述了該文化的曆史發展和意義,通過短片記錄瑤族的文化故事,讓大衆認識到瑤族文化特色,瑤繡的文化之韻。
答辯結束後,網絡與新媒體教研室主任陳雪麗老師對當天的答辯情況作了總結,并希望畢業生們認真按照答辯老師給出的意見和建議做好後期的修改工作。

圖為答辯現場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
李敏甯 姚秀丹/文 李敏甯 譚雅柔/攝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答辯則考察了畢業生們策劃一檔電視欄目并作為出鏡主持人進行拍攝錄制。
畢業生們把自己所學綜合運用指導于實際,在答辯現場他們展示了自己精心準備的節目錄制。節目裡既有演播室室内主持,也有外景實況錄制,突出了作為節目主持人需要适應的不同工作環境,表現了播音與主持藝術生在聲音控制、話語表達、主持技巧等方面的專業水準。接着畢業生們通過PPT對自己的選題依據、研究價值、創新點等方面進行了闡述,評委老師們也根據實際情況對畢業生們進行了提問并給出了針對性建議。

圖為答辯現場
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班
龐允潔/文 黃佩/攝
卓越班畢業生的作品主題圍繞賀州非遺文化展開,他們或通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展現非遺技藝的精湛與獨特;或通過生動的叙述手法,講述非遺傳承人的堅守與付出。
答辯現場,畢業生們首先對畢業作品的創作原因、目的和意義進行闡述後再展示自己的作品,評委老師們在觀看後也都給出了指導意見。畢業生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能夠促進非遺文化的傳播,讓更多人對賀州的非遺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圖為答辯現場
畢業論文(設計)答辯是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之一,是畢業生們綜合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專業能力等方面的檢驗,更是畢業生們完善自我的過程。本次答辯,也讓畢業生們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鍛煉提高了他們的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