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上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西作協理事、賀州市作協副主席馮昱老師做客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創意寫作課堂,就生活、閱讀與創作的關系和同學們進行了交流。
馮老師談到創作來源于生活時說:“大自然教會了我什麼是美。”他說,大自然的啟蒙、童年的陰影、成年苦難生活和民族文化的熏染,生活中的這四個方面影響了他的創作。“《盤王歌》可以說是我們瑤族的史詩……我最初的文學啟蒙,就是母親從小教給我的那些瑤族民歌。”馮老師說到。
談到閱讀對創作的影響時,馮老師說,自己開始創作後通過閱讀、進修和學習完成了創作上的突破,名著的閱讀改變了他創作的叙述方式。
針對學生對馮老師過去的主要創作方向是什麼的提問。他答道:“早期時,我主要寫農村苦難、城市苦難,這些都是我親身經曆的。到後來轉型,作為少數民族作家重新開始關注民族文化,開始寫本民族的曆史、文化,寫出瑤族人民為生存、為過上美滿日子的不懈奮鬥。”
馮老師鼓勵同學們要多讀書,并和同學們分享了自己最近在閱讀的一些書目。
 |
講座《生活、閱讀與創作》 |
 |
合影留念 |
人物鍊接:馮昱,瑤族,廣西賀州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廣西作協理事,賀州市作協副主席。魯迅文學院第十八屆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學員。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會議代表。長期緻力于民族文學創作,發表“女娃三部曲”“崩沖系列”等小說,著有中篇小說集《火又笑了》,曾獲賀州市文藝創作麒麟尊獎,為我市第一屆、第四屆宣傳思想文化簽約人才。創作在國内民族文學界有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