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主題教育,積極促進傳媒類專業畢業生就業創業,近日,廣西日報社人事教育處副處長兼法律事務部主任、中級記者徐順東受邀為廣西雲·賀州融媒體學院、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和卓越班部分師生進行就業專題交流。
座談會上氣氛熱烈。徐順東結合自身十多年的記者從業經曆和從事新聞工作的心得體會,以及當下廣西主流媒體的用人需求,與傳媒類學子們分析當前新聞行業的就業形式,并在學習、實踐、核心能力訓練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

關于記者職業。作為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原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生前的同事、第一個報道她的記者,徐順東用自身行業工作背景和職業上“彎道超車”的經曆,告訴同學們如何成為一名好記者。他認為:記者,是匠人,要具有工匠精神,要能寫會拍,因此同學們要不斷增強“四力”,鍛煉好腦力、眼力、筆力、腳力。其中,練就深厚的文字功底和筆頭功夫,是成為一名好記者的基礎也是核心。他認為,技能性的設備操作能力,可以短期速成,但文字功夫卻需要紮紮實實的長期積累和凝練,并給提了許多有益的建議。

關于就業、擇業以及職業規劃。徐順東表示,同學們要擅長定目标,學會看企業前景以及職位與自己的匹配度。對于職場新人而言,薪資并不是首要的,能否實現自我提升、得到成長和積累經驗更重要。他認為,大學生要在學校打牢基礎,在如今的就業環境中要具備一定的抗壓能力,用積極的心态應對挫折。
結合廣西日報社的人才培養機制,徐順東表示可塑性強的學生更容易受到單位的青睐。他鼓勵同學們多學習,明确人生目标,勤思考,規劃前進方向,常儲備,達到人才标準。他希望同學們不怕嘗試,不懼失敗,善于利用自身閃光點,實現高質量就業。
廣西日報社賀州記者站站長駱怡、記者夏曉雲,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莫勳、紀錄片學院副院長韋慶林、網絡與新媒體教研室專業負責人董少偉、網絡與新媒體教研室副主任詹志偉及專任教師李甯,等參加了此次交流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