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産教融合 >> 正文

【三全育人】我院師生赴恭城開展“美育+思政”課題調研活動
時間:2021年05月25日 09:19 作者:   編輯:段秋霞   來源: 點擊:[]

 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提升專業辦學水平,521日至23日,我院黨委書記何婷帶領數字媒體藝術教研室教師黃桂明、顔越、袁興,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項目學生團隊王天天、吳六一等一行赴恭城瑤族自治縣開展“基于廣西非遺資源的‘美育+思政’設計教育融合路徑”項目調研。此行旨在對“恭城油茶制作技藝”“新合瑤族服飾傳統制作技藝”“瑤族梅山圖傳統繪畫技藝”“恭城瑤族山歌”“瑤族吹笙撻鼓舞”等幾項非遺項目展開傳承情況、技藝存續、産業發展等方面的調查,收集第一手田野資料。

521日,正值恭城瑤族自治縣第十一屆“桂林恭城油茶文化節”開幕,調研組受邀參與油茶産業大會讨論,了解到恭城油茶未來将向“标準化、産業化、生活化”發展。

我院師生參加恭城油茶産業發展大會


 

我院學生體驗恭城油茶制作技藝

522日,調研組到恭城油茶展示中心參觀油茶制作大展示——觀摩傳承人打油茶、體驗油茶制作過程、品嘗油茶及特色食品等。

523日,調研組來到恭城西嶺鎮新合村調研區級非遺“恭城瑤族山歌”、桂林市級非遺“新合瑤族服飾傳統制作技藝”,并同傳承人趙元強、鄧玉珍進行訪談。調研組了解到新合村瑤族村民在明朝洪武年間從廣東肇慶遷徙到恭城定居至今600多年曆史,其服飾中的圖案、色彩、結構以及背後所折射出來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有着重要的美育價值。當日下午,調研組前往恭城觀音鄉水濱村對區級非遺“瑤族吹笙撻鼓舞”、桂林市級非遺“瑤族梅山圖傳統繪畫技藝”展開調研。傳承人蔣禮發表示瑤族梅山圖是瑤族曆史文化的瑰寶,目前存在傳承人老齡化,延續斷層問題,亟需社會進行關注,他呼籲更多的專家、學者、青年能夠加入到瑤族梅山圖的傳承保護隊伍中。

廣西恭城西嶺鎮新合村調研(右二為新合瑤族服飾傳承人鄧玉珍)


 

圖為恭城水濱村瑤族梅山圖傳統繪畫技藝傳承人蔣禮發

 此次調研中通過上戶走訪、訪談,調研組收集了桂東地區非遺資源的第一手資料,為推進“非遺文化進課堂”奠定了良好基礎。此次調研成果豐碩,進一步鼓舞了我院師生立足地方文化資源,積極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用設計服務鄉村發展的熱情。

 

上一條:我院入選第一批全區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範院系

把握方向圍繞中心全面加強學校黨的建設
熱點新聞
相關新聞
讀取内容中,請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