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桂東北農業振興調研團”一行3人積極響應團中央“志願服務家鄉建設”号召在院團委書記的帶領下前往昭平縣樟木林鎮陶陂村開展為期一天的“全方位振興現代農業實現全員脫貧”課題調研工作。本次調研綜合應用了實地走訪、座談交流、典型采訪等多種調查方式。
通過提前溝通,本次調研活動得到了村委會同意與支持。8月24日上午8:30,調研團到達陶陂村。陶陂村是一個“地靈人傑”的村莊,奇峰怪石環繞這鄉村,空氣清新怡人,自然資源豐富。村支書組織調研團與村民代表見面交流。通過近兩個小時的深入交流和探讨,調研團了解到,陶陂村人均占有耕地僅0.4畝,難以開展規模化種植生産活動,耕地面積較少是該村發展的較大制約因素。但是陶陂村人在“脫貧攻堅”政策的感召下,選擇了因地制宜的脫貧緻富之路,并産生了多位“緻富帶頭人”。座談會氣氛輕松活潑。
座談會後,調研團進行實地走訪,并采訪了緻富帶頭人,傾聽他們的脫貧緻富故事。調研團首先來到村支書李偉國家。李偉國是土生土長的陶陂村人,也是“緻富帶頭人”之一。在2013年他通過與村支書的交談了解到村裡經濟發展緩慢,村民脫貧困難的情況,毅然辭去了年薪十幾萬的工作返鄉創業。2014年他養殖了一批當地的特色七彩山雞,但因地域的影響,銷售渠道受限而收益較小。2015年改種黑米水稻。經過幾年的努力,到2020年種植面積達40畝,每畝收益達5000—6000元,相比普通大米每畝利潤多3500—4500元。作為緻富帶頭人,他同時帶動同村貧困戶種植黑米水稻,逐漸走上脫貧緻富的道路。根據發展規劃,将來種植面積擴大到100畝時,拟建設黑米酒加工廠,對黑米進行深加工,擴大産業鍊。随後,調研團來到另一位緻富帶頭人李鑒家中。通過訪談,調研團了解到他是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96屆中文系畢業生,畢業後進過工廠、做過生意。同樣是在2013年,他決定返鄉種植砂糖橘。他說,砂糖橘4年才會挂果,栽種前三年都是風險投資,但是他這一種就種了7年。他通過不斷的學習探索,先後解決了果樹育苗、施肥、除蟲、挂果等技術問題。目前,他的種植面積達到了70畝,同時帶動村民種植80畝。每年給種植戶帶來每畝6000元左右的收入,多家貧困戶以此摘掉貧困帽,走上緻富小康的道路。

調研團還來到黑米水稻種植地、砂糖橘種植地進行了實地考察。一路走來,可以看見沿着招賢河一直到山腳下,都種植着柑橘。調研團随機采訪了正在進行勞作村民,了解到黑米是當地傳統食用水稻,味道淡香、口感細膩、營養價值高,頗受廣大人民的喜愛。而砂糖橘糖分高、味道甜,更是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村民一緻表示了對李偉國、李鑒等緻富帶頭人的感謝之情,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希望。
通過本次調研,調研團發現陶陂村的特色産業發展迅速,村民經濟收入也是逐年遞增。正是有了李偉國、李鑒這些緻富帶頭人對當地經濟的帶動,陶陂村才能在2016年就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才有今天的美好生活。在脫貧緻富這條道路上,不僅他們在路上,我們也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