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學科研 >> 正文

暨南大學譚天教授應邀為我院學子作“智能傳播與短視頻”主題講座
時間:2021年05月14日 10:07 作者:潘向群 歐炎梅/文 孫歡歡、黃詩雨/攝   編輯:段秋霞   來源: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點擊:[]

 512日下午,暨南大學教授、高級記者、中國社科院新媒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譚天教授應邀在創新創業園311報告廳為我院師生作題為“智能傳播與短視頻”的主題講座。

譚天教授從智能傳播中的物聯網運用、萬物互聯中存在的隐患、智能傳播中媒體的交互(智能傳播的未來)以及創意短視頻的制作等方面展開闡述。譚天教授通過列舉物聯網技術在2013年雅安地震、春運以及定位中的大數據運用加深了同學們對物聯網的理解。他指出,物聯網強調的是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這三者之間的聯系和它們之間的信息自動交互和共享,提醒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應提高分辨能力,注重隐私保護。他還鼓勵同學們認真學習、思考并突破原有認識,希望通過同學們的努力以及在新技術的幫助下将以前的不可能變成可能。

譚天教授在講座中還從創意、推送、運營三個維度依次展開并闡述了短視頻的制作、傳播以及傳媒新業态發展。他表示短視頻的制作必須要具備“網感”,強調了“網感”的核心是基于人性洞察的創新表達,而不是簡單的熱詞拼湊。他以今日頭條、抖音、快手這三個平台的短視頻傳播推送路徑——主要依據大數據精準推送用戶喜歡的内容,同時也給短視頻創作者提供新思路——依據平台的推送機制進行創作,增加更多曝光為例,告訴同學們,在創作視頻時要符合網絡流行的邏輯。他還列舉了清遠市鄉村新聞官用快手推銷鄉村旅遊和特色農副産品等具體事例,鼓勵同學們多看多做多體驗,去研究傳播的知識與規律,創造出有價值的内容。

譚天教授(左一)在現場互動

在互動環節,師生們就“在自媒體時代,如何學習新媒體、如何才能讓自己創作的短視頻更出衆”等問題與譚天教授展開了熱烈的讨論,為同學們今後的專業學習提供了寶貴經驗。

講座由學院副院長陶俊偉主持,網絡與新媒體、傳播與策劃專業部分師生代表到場聆聽。

上一條:安徽大學吳長青副教授應邀到我院做“網絡文藝如何助力新文科建設”專題講座
下一條:廣西高校新聞傳播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劉洪應邀到校作專題報告

把握方向圍繞中心全面加強學校黨的建設
熱點新聞
相關新聞
讀取内容中,請等待...